当前位置: 继续考研网 非全日制研究生

新闻传播专业硕士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

继续考研网

2023-12-28 08:22:11

适合从事媒体行业的人员来学习,如果想以在职的方式来学习,那么可以选择报名双证在职研究生。第一,招生学校目前中国人民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都开设了新闻传播的专业硕士,而且欢迎大家来报名学习...

新闻传播专业硕士

新闻传播专业硕士,适合从事媒体行业的人员来学习,如果想以在职的方式来学习,那么可以选择报名双证在职研究生

第一,新闻传播专业硕士招生学校

目前中国人民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都开设了新闻传播的专业硕士,而且欢迎大家来报名学习,现在主要的上课地点都是在校内,一般上课的方式都是以周末、集中上课为主,每个月会集中授课一次,对工作影响不大。

第二,新闻传播专业硕士报名要求

如果以在职的方式来报名学习,那么可以选择非全日制研究生,要求本科毕业三年以上、专科毕业5年以上或者研究生毕业两年以上。这个时间是以获得证书的时间到被录取的时间来计算的,从毕业证书上标注的时间,一直到被学校录取为在职研究生的8月31号,这一段时间,只要达到相关的年限就能符合要求。符合要求的人员必须在网上报名并参加现场确认,通过初试和复试环节,如果各项指标和体检都能够达标,就能够获得录取资格。

第三,新闻传播专业硕士发展机会

新闻传播专业有很多研究方向,例如广告传播方向、新媒体传播方向、编辑出版方向、大数据方向,这些方向适合不同行业的人员学习,学习了不同的方向,就意味着有不同的发展机会,大家在报名之前可以咨询本网站的客服,了解到不同院校的主要课程。

新闻传播专业硕士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

一、为适应我国新闻与传播事业发展对新闻与传播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新闻与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新闻与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新闻与传播人才培养质量,特设置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

二、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简称:MJC。

三、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现代新闻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深入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专门人才。

四、新闻与传播硕士的课程设置要充分反映新闻与传播实践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素质要求,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着重提升新闻与传播实务能力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要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研讨、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

五、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培养过程须突出新闻与传播实践导向,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时间不少于半年。

六、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任教师须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重视吸收来自新闻与传播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构建“双师型”的师资结构。

七、学位论文须与新闻与传播实践紧密结合,体现学生运用新闻与传播及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新闻与传播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类型可以是理论研究、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毕业设计等。学位论文答辩形式可多种多样,答辩成员中须有新闻与传播实践领域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八、修满规定学分、完成新闻与传播专业实习并通过论文答辩者,授予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

九、积极推进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与新闻与传播类职业资格考试的有效衔接。

十、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由经国家批准的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授予。

十一、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证书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印制。

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在职研究生招生院校

  专业硕士是在职读研人员常选择的报名方式,其优势主要在于可以颁发学历证,同时毕业还能拿到硕士学位证。目前新闻传播学是比较受关注的专业之一,下面就来介绍一些招收该专业在职研究生专硕的院校:

  一、招生院校

  目前招收新闻传播在职研究生专硕的院校有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都是一些综合实力比较突出的院校,因此教学质量方面很有保障。针对意向报考该专业的学员,从中挑一所更适合自己就读的院校报名即可。

  二、招生地区

  基本上各校都将授课点设在了校内,如山东大学新闻传播主要面向山东地区招生,学校具体地址是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华中科技大学面向湖北地区招生;中央民族大学则主要面向北京地区招生。大家可根据距离考虑,看前往哪所院校上课更方便。

  三、报名要求

  一般本科学历人员就可以直接报名;专科生需以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需要毕业至少2年并符合学业要求。有关学业要求各校有不同的规定,具体需要查看招生简章。专科在毕业年限、学业要求均符合的情况下,方能参与报名。

  该专业考生对在职研究生招生院校简单了解后,可根据上课地点、学费等因素考虑,选一所更加适合的院校就读。以专业硕士方式报名,大家需要在通过统一入学考试之后,由院校按成绩择优录取。

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在职研究生考试科目

  在职研究生常见的报名方式有专业硕士,涉及统一入学考试即统考和院校复试两项。对于能力较强的考生可以报考,成功录取入学不仅能学习知识,毕业还能拿学历和学位双证。下文重点介绍新闻与传播专硕考试科目,便于相关考生安排复习。

  初试科目

  1、报新闻与传播在职研究生专硕,参加初试具体考政治、外语、专业基础、专业综合4科。

  2、外语科目包含3个语种即英语、俄语、日语,只要院校没有明确限制便可3选1。

  3、专业基础和综合都是考核新闻传播相关知识,包括传播学、中国新闻传播史等。

  复试内容

  1、院校复试阶段对于入围者的专业素质与能力、综合能力会进行考核。

  2、专业能力方面还是考新闻与传播相关知识,综合能力又分为英语口语和听力、综合素质等。

  3、复试没有固定的内容范围,大的方向即上述几个方面,具体科目设置需要参照报考院校公布的复试通知。

  报新闻与传播在职研究生专硕可先为初试进行准备,科目比较固定,按相关考核内容复习即可。待通过初试之后关注院校的通知,根据具体考核的内容再做准备。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在职考研复习备考指导

专业简介: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简称MJC,是为适应我国新闻与传播事业发展对新闻与传播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新闻与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新闻与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新闻与传播人才培养质量,而设置的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新闻与传播硕士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现代新闻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深入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专门人才。新闻与传播硕士的课程设置充分反映新闻与传播实践领域对专门人才知识与素质要求,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着重提升新闻与传播实务能力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要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研讨、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新闻传播学在职研究生报名 https://www.eduei.com/xinwenchuanboxue/

新闻与传播硕士(MJC)与新闻与传播学硕士区别: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与新闻与传播学学术性学位是规格不同的两种学位类型,各有侧重,新闻与传播硕士学位招生办法、教育内容、培养模式、质量标准等需要突出职业要求,注重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紧密结合。

区别

新闻与传播学硕士

新闻与传播硕士(MJC)

培养模式

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

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突出新闻与传播实践导向,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时间不少于半年。

培养方式

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

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

课程设置

以基础理论学科为主。减少必修课程,开设门类齐全的选修课程,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同时适当增大实验类学分(比如10-15学分),以学术研究业绩作为评估学生成绩的重要尺度。

要充分反映新闻与传播实践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素质要求,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着重提升新闻与传播实务能力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考试科目

初试
政治、英语一、新闻与传播史论、新闻传播实务

初试
考察政治、英语一或二、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录取标准

要以录取优秀的具备科研能力的人才为主,初试要求很高,复试重点对专业课知识及理论进行考察

主要以录取具备职业化素质的人才为主,初试要求偏低,复试重点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考察,尤其重点对职业背景进行考察。

导师制度

单导师制度

双导师制度

温馨提示:各个学校对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和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的具体要求不同,请根据学校的招生简章自行复习。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工作。

高校招收概况:

新闻与传播硕士(MJC)是2011新设立的专业,成立之后迅速成为全国最热门的专业之一。去年的报考人数约在数千人以上,本专业考生占了70%左右,其余为跨专业考生,但是由于考纲已经确定,所以对应大纲结合参考书目把内容补充完整为最佳途径,对新闻与传播专业喜爱而又属于跨专业的考生将会在今年凸现出来,估计今年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但是,2012年总的招生人数和录取人数大约在一千人左右。其中优秀名校,尤其是全国前十强的学校招生数量不到百人。所以,该专业的竞争激烈程度是相当惊人的。

全国招生院校新闻与传播硕士(MJC)招生情况一览表

省市

单位名称

2011年
招生人数

2012年
招生人数

北京市

北京大学

20

21

清华大学

18

21

中国人民大学

20

20

北京师范大学

26

30

中国传媒大学

75

75

上海

复旦大学

32

30

上海交通大学

40

40

华东师范大学

11

12

武汉

武汉大学

51

50

华中科技大学

36

40

安徽

安徽大学

31

35

中国科技大学

13

13

福建

厦门大学

85

85

甘肃

兰州大学

42

40

广东

暨南大学

40

40

广西

广西大学

50

50

吉林

吉林大学

32

30

河北

河北大学

10

30

江苏

南京大学

30

31

苏州大学

10

10

南京师范大学

25

28

山东

山东大学

22

18

山东师范大学

20

21

四川

四川大学

8

8

电子科技大学

28

30

天津

南开大学

19

20

浙江

浙江大学

35

35

重庆

西南政法大学

22

25

重庆大学

15

15

云南

云南大学

7

10

湖南

湖南大学

45

45

重点推荐院校复试分数线一览

类别

院校

年份

总分

单科最低线

政治

英语

专业一

专业二

自主划线院校

中国人民大学

2011

360

60

60

90

90

上海交通大学

2011

350

50

50

90

90

吉林大学

2011

340

55

55

90

90

清华大学

2011

全保送

北京大学

2011

300

50

50

90

90

复旦大学

2011

320

55

55

90

90

南京大学

2011

320

50

50

90

90

武汉大学

2011

320

50

50

90

90

湖南大学

2011

340

50

50

90

90

兰州大学

2011

350

45

45

80

80

北京师范大学

2011 A

340

50

50

90

90

2011 B

360

45

45

90

90

华中科技大学

2011

355

55

55

90

90

重庆大学

2011

305

50

50

80

80

四川大学

2011

325

52

52

78

78

中国科技大学

2011

285

40

40

75

75

厦门大学

2011

360

60

60

90

90

 

浙江大学

2011

350

60

60

95

95

国家线

A类考生

2011

355

55

55

83

83

B类考生

2011

345

53

53

80

80

C类考生

2011

335

50

50

75

75

考研择业择校因素:

虽然新闻与传播硕士择校范围面较广,但是真正有实力的学院数量仍然有限,好的专业仍然集中于国内知名的大学。择业方面,新闻与传播硕士除了从事新闻与传播的相关专业之外,也在银行、证劵公司等财经类专业有着很好的就业前景。

1、职业意向

附:新闻与传播硕士(MJC)就业情况一览表

媒介类

薪资

月入:5000-8000

签约单位

通讯社-新华社、中国新闻社;纸媒-人民日报、工人日报;电讯类-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媒体-google、搜狐; 企业内部媒体。

财经类

薪资

月入:10000-15000

签约单位

国内银行-北京银行、中国银行;证劵公司-华夏基金、南方证劵;外资银行-HSBC、恒生银行;财经信息-路透、彭博。

企业类

薪资

月入:15000-20000

签约单位

国企-五矿、中国冶金、中铁建;外企-intel、BP;私企-百度、163、赛为。

……

2、地域差异性

新闻与传播硕士(MJC)无论是在招生还是在就业上都显示出巨大的地域差异性。一方面,从学校选择上来看,国内大城市知名学校的专业排名较高,就业前景较好,考试难度也相应的大一点。另一方面,从就业前景来看,大城市名校毕业生找工作相对更为方便,但是也会遇到更强的竞争;而内地城市的学生由于竞争压力较小,反而可以找到诚心如意的工作。所以,各位考生在择校和择业时,都应该将眼光放的更长远一些,不要拘泥于某些区域。

3、院校专业排名情况分析

目前国内的新闻传播学院呈现出多级争强的局面,一方面像人大、复旦、武大等老院校依然在学术领域有很强的号召力,另一方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这样的新建学院也凭借自己强大的学校平台崭露头角,而中传、上交大这样的学院则凭借自己的教学特色也占据了一席之地。所以考生在选择时,可以进行多方面比较,再做出最后的决定。

4、专业方向细分

01新闻实务:新闻的实际操作能力,在操作上包括:采,写,编,播,收等一切新闻行动能力在课程上包括:采访写作、编辑、评论,在考核上包括:基本测试和综合运用。

02媒介市场调查与分析:以原有的学术型硕士生招生方向“传播研究方法方向”为基础,致力于培养专业知识面宽,掌握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擅长媒体调查、受众研究的高素质人才。

03国际新闻与传播:培养政治素质过硬、具有突出的新闻专业素质和娴熟的外语应用能力,适应外宣及涉外新闻报道等多方面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新闻人才。

04电视新闻采编:电视新闻采编电视新闻报道原则、报道方式、报道手法及采制流程,电视新闻节目的整体传播格局。

05新媒体采编实务:既深谙专业的理论体系,又对实务工作的方法比较娴熟,注重摄像、编辑等操作能力,同时具备新媒体的采编能力。

06口语传播实务:口语传播实务方向是广播电视语言传播学科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拓展的重要方向。

07品牌营销传播:品牌营销理论研究、品牌价值评估体系研究、企业品牌战略研究、品牌传播策略研究、品牌传播工具研究。

30所重点推荐院校介绍:

30所重点推荐院校(分ABC三级)介绍

注:学科重要程度和学术地位ABC三级代表其院校的学术水平和社会影响程度,从高到低排列。

中国人民大学

推荐等级

A

专业排名

1

学科重要程度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领导创办的第一家新闻教育机构,始终是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重镇

学术地位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新闻与社会发展
研究中心”所在单位

联系方式

 

交流项目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国际新闻实习项目

学费

1.5万/年

差额淘汰率

1:1.2

报录比

1:20

复试内容

新闻传播学综合笔试  新闻实务含采访写作、编辑、评论、广播电视

复旦大学

推荐等级

A

专业排名

2

学科重要程度

新闻学院历史悠久,学术积淀深厚

学术地位

国务院新闻办唯一的“省部级新闻发言人”评估机构

联系方式

 

交流项目

复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双学位项目,VCU战略公关双硕士学位项目,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双学士学位项目。

学费

                       3.5万/年.

差额淘汰率

1:2

报录比

1:25

复试内容

新闻与传播,新闻与传播(财经新闻方向)

北京大学

推荐等级

A

专业排名

3

学科重要程度

具有北大特色、适应时代发展的新闻与传播学研究和教学模式

学术地位

北京大学是中国新闻学和新闻教育的摇篮,在中国近代新闻学教育和新闻学研究方面有特殊地位。

联系方式

 

学费

1.35万元/年

差额淘汰率

1:1.5

报录比

1:20

复试内容

专业试卷笔试

南京大学

推荐等级

A

专业排名

4

学科重要程度

坚持思想教育与业务素质教育相结合的代表性学科

学术地位

著名新闻教育家方汉奇教授应聘出任名誉院长的唯一
一所学院

联系方式

 

学费

1.8万/年,按照成绩申请奖学金,抵消部分学费

差额淘汰率

1:1

报录比

1:15

复试内容

试卷内容:论述, 操作题。“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参见相关教指委全国考试大纲;“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不指定参考书目,主要考察考生对新闻传播基础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尤其是对新闻传播学概念的理解和对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掌握。

武汉大学

推荐等级

A

专业排名

5

学科重要程度

“985工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学术地位

国内最好的新闻与传播学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之一

联系方式

 

学费

                         2万/年

差额淘汰率

1:1.2

报录比

1:9

复试内容

(1)外语听力口语测试
(2)以专业课笔试、综合面试等形式对考生的学科背景、基本素质、操作技能、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进行考察。

中国传媒大学

推荐等级

A

专业排名

6

学科重要程度

传播学全国第一

学术地位

学院实力名列全国三甲

联系方式

 

学费

1.5万/年(仅参考)

差额淘汰率

1:2

报录比

1:20

复试内容

专业笔试,综合面试

北京师范大学

推荐等级

A

专业排名

7

学科重要程度

一级学科硕士点

学术地位

教育系统类最有竞争力的学校

联系方式

 

学费

1.5万/年

差额淘汰率

1:1

报录比

1:27

复试内容

考察学科范围:传播学,媒介经营管理,传播科技史,媒介伦理与法制

上海交通大学

推荐等级

A

专业排名

8

学科重要程度

大型跨国公司各种传播业务和管理工作人才的首选学院

学术地位

新媒体传播、国际传播、媒介经营与管理等竞争力较强

联系方式

 

学费

2万/年

差额淘汰率

1:1.7

报录比

1:23

复试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传播学通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传播学理论》考研复习大纲、《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重庆大学

分步走!新闻传播学在职研究生专业硕士报考流程

  专业硕士是在职研的一种报考方式,以此方式就读课程,将来顺利毕业以后能够提升个人学历和学位,从而为自身创造较好的就业前景。新闻传播学作为在职研的招生专业之一,前来参加报名的人士络绎不绝。接下来,本文介绍新闻传播学在职研究生以此方式进行报考的流程。

一、网上报名

  满足本专业招生条件后,通常需要在每年10月左右登录研招网进行报名。提交个人信息后,会生成报名编码。接下来,携带个人身份证、学历学位证、报名编码等材料到指定地点参加现场确认。经过采集个人影像和缴纳报名费后,就可视为报名成功。


二、参加考试

  报名成功后,就要在规定时间内打印准考证,并且按照准考证上面规定时间参加考试。初试时间一般在12月底进行,次年2月左右可登录研招网查询成绩。若分数达到本专业分数线后,还需参加复试。


三、院校录取

  经过上述两次考试之后,本专业招生院校会根据考试综合成绩,以择优方式进行录取。接下来,通常会在6月左右发放录取通知书。随后,在规定时间内缴纳学费和办理入学手续,并且在通知时间内到校上课。


四、毕业离校

  完成本专业课程,并且修够学分后,通过相关考核与论文答辩,可获得由本校颁发的研究生毕业证和硕士学位证。两本证书能够有效提升个人学历和学位,从而顺利拿证毕业离校。


  总而言之,本专业在职研究生以专业硕士进行报考,其流程可分为网上报名、参加考试、院校录取、毕业离校等。由于报考流程设有入学考试环节,需要大家提前抓紧时间复习,以便顺利通过考试。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概况: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已建成本-硕-博-博士后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新闻传播史论、媒介批评、新闻传播业务、传媒经营管理、海外华文传媒、文化产业、广告公关与品牌传播、舆情研究与社会调查等几个主要研究方向。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创办于1946年,历史悠久,发展快速,优势明显。1986年获新闻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点,2001年获传播学硕士学位点,2006年获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新闻学博士点,2011年获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已建立了完善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在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传媒经济学等学科方向上,均拥有良好的办学条件,雄厚的师资力量,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扎实丰硕的科研成果。现有学科发展平台包括:广东省名牌专业和教育部特色专业新闻学专业,广东省和国务院侨办重点学科新闻学学科,广东省第一个文科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华南新闻传媒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媒体实验中心",及新闻传播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52位专任教师中,现有博导6人、教授19人、副教授15人。教师中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教育部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新闻出版总署"行业领军人才"1人,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1人,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副会长1人,中国传播学会副理事长1人。"十一五"期间,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30多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600篇,出版专著及教材50多部,获国家级科研奖励2项、省级1项,获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2门。本学科特别重视与主流媒体强强联合,创新教学模式,致力于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传媒人才,如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等合作举办的"暨大准记者南方训练营"、"传媒领袖讲习班"等,在学界业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业培养德才兼备、具有现代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具体要求为: 
(一) 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政策水平;遵守法律、能够把握现代新闻传播职业理念,恪守新闻传播职业道德;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有一定的职业理想,勇于创新,敏于实践,敢于担当。
(二) 熟练掌握新闻传播的基本原理,具备从事新闻传播实践所需要的专业素养、技能与方法;能够胜任新技术变革对新闻传播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本专业的学习和研究范围涉及新闻与传播行业的核心知识和关键技能。核心知识包括:国内外主流新闻媒体、广告公关传播机构、政府或企业宣传部门的运作及其特点;国内外新闻与传播产业以及IT产业、文化产业等关联产业的历史轨迹、经验教训、最新发展动态和趋势及其政策启示;我国新闻与传播产业发展和行业管理的有关政策法规建设;基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跨学科理论知识对媒体发展与经济、社会的互动关系的探讨,对国家新闻与传播行业发展战略及其实施的探讨;我国新闻、广电、广告、公关行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对策,等等。
关键技能包括:全面熟练地掌握各类媒体的新闻、公关、广告等业务技能,扎实系统地掌握新闻与传播产业和市场的调查、分析理论和方法,经培养具备入职和职业发展所需的个人能力,经培养具备一定的项目策划、运营和管理协调能力。
(三) 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阅读专业外语资料。
 
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课程英文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开课单位

考核

方式

公共学位课

105590maf2

基础英语

Fundamental English

60

3

1

外国语学院

考试

105590ma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6

2

1

社科部

考试

105590maf6

信息检索

Intellectual Property

20

1

1

 

考试

105590maf7

知识产权

Information Retrieval

20

1

1

 

考试

055300ma05

专业英语

Professional English

40

1

2

本专业点

考试

055300mb01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Methods

40

2

1

本专业点

考试或考查

055300mb02

新闻传播理论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Theories

60

3

1

本专业点

考试或考查

055300mb03

中外新闻传播史研究

China and Foreign History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40

2

1

本专业点

考试或考查

055300mb04

传媒产业发展研究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media industry

40

2

2

本专业点

考试或考查

050301mb04

新闻采写研究

Study of News Gathering and Writing

40

2

1

本专业点

考试或考查

050301mc13

新闻编辑研究

Study of News Editing

40

2

2

本专业点

考试或考查

050301mc15

新闻评论研究

Study of News Commentary

40

2

2

本专业点

考试或考查

050302mc19

新闻传播法规与伦理

Rules and Ethics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40

2

2

本专业点

考试或考查

055300mc01

新闻摄影与视觉传播

News Photography and Visual Communication

40

2

2

本专业点

考试或考查

055300mc02

广播电视新闻专题

Study of Broadcast Journalism

40

2

1

本专业点

考试或考查

050301mc14

广播电视节目专题

Monograph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Programs

40

2

2

本专业点

考试或考查

055300mc03

广播电视艺术专题

Study of Radio & Television Art

40

2

2

本专业点

考试或考查

050302mc13

网络与新媒体研究

Study of Internet and New Media

40

2

2

本专业点

考试或考查

055300mc04

广告与品牌策划

Advertising and Brand Planning

40

2

1

本专业点

考试或考查

050301mc35

公关理论与实务

Theories and Practices of Public Relations

40

2

2

本专业点

考试或考查

055300mc05

危机传播与应急管理

Crisis Communicationand Emergency Management

40

2

2

本专业点

考试或考查

055300mc08

媒介文化与媒介批评

Media Culture and Media Criticism

40

2

2

本专业点

考试或考查

050301mc17

中外名记者研究

Study of Chinese and Foreign Noted Journalists

40

2

2

本专业点

考试或考查

限定选修

055300mc09

新闻传播实务前沿讲座

Lectures on the Frontier Issues of 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40

1

1-3

 

本专业点

学习报告

实践教学

105590mc06

(必修)

实践教学

Practical Teaching

6个月

4

3、4

 

考查

《新闻传播实务前沿讲座》为讲座课程,限定选修,可在1-3学期内任选听20场专题讲座,也可以是暨南传媒学术大讲坛或是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广东电视台、广东省广告公司等机构合作开办的各类"专业训练营"中的讲座。每次须携听课证完成相应考勤登记,在此基础上独立撰写听讲心得报告,交指定教师评定成绩。学科前沿讲座考核合格计1学分。
对跨学科、专业招收的硕士研究生,若确需补修本科课程,应在导师的指导下以研究生自学为主进行。
 
论文要求:
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
学位论文类型可以是学术性学位论文,也可以是调查报告、案例研究、专业作品等多种形式的学位论文。
学术性学位论文须完成一篇一万五千字以上的学位论文。论文既要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又要考虑科学研究的可行性以及社会应用价值。
调查报告、案例研究、专业作品等形式的学位论文,须提供由学生本人完成的高水平系列报道、深度报道、调查报道,或广告、公关策划方案及其实施过程与成效,以及传媒经营管理的创新个案,一万字以上;同时完成对自己本次系列报道、深度报道、调查报道,或广告、公关策划方案及其实施过程与成效,以及传媒经营管理的创新个案进行全面总结与理论阐释的专业论文,不少于五千字。
评价学位论文水平主要考查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看其内容是否有独创性的见解,或者看其已经产生的实际价值和经济效益。
学位论文的评审、答辩等工作按《暨南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执行。
 
学习方式及学制、在学年限:
学习方式包括兼读制、全日制。全日制学制2年,最长学习年限为4年;兼读制学制3年,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
 
培养方式与方法:
(一)采取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三大环节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1、课程学习以课堂教学为主,兼有案例分析、专题讲座、模拟训练、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我国新闻传播业和国际同行业的实际问题,教学内容重视基本理论及实际应用,注重对学生新闻与传播实务能力的培养。同时,根据本培养单位的学科优势,在全面提升学生新闻传播能力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特色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2、对于学生日常学习和实践活动的指导方式采取"双导师制",即每名学生均由一名学术型指导老师,及一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综合业务素质高的实践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实践指导教师队伍由业界资深从业人员和有实际从业经验的校外专家组成,以加强本培养单位与新闻传播实务单位及主管部门的联系和交流。指导教师以师生互选方式确定,负责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帮助学生选择并确定研究课题,制定学习和实践计划。导师组由3至5人组成,发挥集体培养的优势,拓展学生知识面和研究视野。
(二)课程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方法灵活多样,重在考察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鼓励学生在读期间,在本学科专业领域的学术期刊发表有实用价值的论文,研究报告,鼓励参与申请科研项目,参与"挑战杯"竞赛等科技创新或创业实践。
 
课程体系与学分要求:
根据培养目标,本专业的课程设置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应用性、实务性。
课程体系由公共学位课、专业学位课、非学位课三种类别组成。
实行学分制,修读总学分为34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8学分,专业学位课9学分,非学位课程17学分。其中,新闻传播实务前沿讲座为限定选修。实践教学为全日制研究生的必修环节,计4学分。
非学位课程可以跨一级学科选修不超过4学分。跨一级学科选修是指可选修除新闻传播学以外的暨南大学其他学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课程,学时、学分、开课时间、考核方式都遵循相应院系培养方案的有关规定。
选课在网络上进行。在网络上选修的课程,应在规定的学期内完成学习,并记入学习成绩;未完成课程学习而又无特殊原因的,该门课程成绩以零分计,并记入成绩单。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区别于科学学位硕士生培养的重要环节。
应届本科毕业生及未在新闻与传播行业工作满一年以上的非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本专业学位期间,必须保证参加不少于6个月的实践教学;已在新闻与传播各行业工作满一年以上的非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本专业学位期间,不必安排专门的实践教学,但应按实践教学的要求提交相关作品及其心得报告。
实践教学考核的依据是所在实习单位开出相关鉴定材料,及一份本人的实践教学报告。
 
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在第三学期进行。考核内容包括:学生的政治思想表现、学位课程成绩和所修总学分、实践教学环节等情况。具体参照《暨南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办法》进行。
根据《暨南大学研究生学业成绩考核管理规定》,学位课程成绩不低于70分为合格,可获得相应学分;非学位课程成绩不低于60分或考查及格,即可获得学分。学位课程平均成绩不得低于75分。
对严重违纪或有严重思想、学术道德问题或不具备科研潜质的硕士研究生,将予以中期淘汰,进行退学处理。
中期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硕士研究生通过中期考核,可进行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时间原则上安排在第三学期末进行。
学位论文选题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论文内容应来源于工作实践,面向新闻传播业的实际问题,具有良好的实践应用价值。
 
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及实践环节,取得规定学分,成绩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暨南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

2014年同等学力新闻传播学专业在职硕士招生院校汇总

新闻传播学专业主要就是研究新闻传播的现象与规律的科学,新闻传播专业是一个很吃香的专业,进入电视台或者报纸行业的毕业生在出去工作时可以公款吃喝,全程报销,自己不用拿一分钱,最后工资收入也非常可观,而且还可以借助电视台或报纸成为公共人物,凭此跻身名人行列。部分成为记者的朋友更是官员和商界名流结交对象,他们还指望你给他们做出正面报道呢,宣传他们的商品呢。

2014年同等学力新闻传播学专业在职硕士招生院校汇总:

北京外国语大学
渤海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大学
南京大学 浙江大学
南昌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河南大学 武汉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教学方式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培养德才兼备、具有现代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江西师范大学根据本学科的教学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组织开展在职研究生的教学工作,江西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的教学对象主要是在职人员,在职人员可以通过系统的专业课程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知识面和学科技能,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

江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培养要求如下:

第一、学习时间

采用非脱产的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

第二、课程学习以及要求

课程设置分为基础课、选修课和新闻与传播实践等3个模块。课程学习(含新闻与传播实践)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低于34学分。其中基础课14学分、选修课16学分、新闻与传播实践4学分。本科同等学力人员和跨专业本科毕业生入学后,可补修2-3门本科专业类课程,不计学分。

第三、教学方式

1、采用课程学习、新闻与传播实践和学位论文紧密结合的培养方式。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以专业课程学习为主,课程学习是保障学员掌握相关专业基础知识的主要学习重点。

2、课程教学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江西师范大学根据教学内容重视基本理论及实际应用,教学方式采用课堂参与、案例分析、专题讲座、模拟演练、现场研究等多种形式,注重对研究生新闻与传播实务能力的培养

3、实行导师个别指导和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实行双导师制,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导师的积极作用,全面促进学员的发展。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在职研究生申请硕士学位流程是什么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属于同等学力的在职研究生,申硕的流程是报名、学习、考试、论文答辩。希望增加新闻传播相关知识的在职人员选择在山东大学学习新闻传播学专业。但是,山东大学在职研究生新闻传播学专业申请硕士学位流程是什么呢?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培养人才的目标是培养能够在政府、事业单位从事新闻传播工作、相关宣传工作的的高级专业人才。山东大学是"211工程"和"985工程"项目的大学。受到新闻传播学专业在职研究生的好评。
 
报名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在职学生需在网上先进行报名,再通过现场报名的方式进行确认。网上报名时的学历要求较低,大专学历即可报名。现场确认是需携带本人身份证,相关学历毕业证、学士学位证的原件和复印件各一份,2张1寸近期免冠证件照,材料提交过后需填写报名登记表。之后缴纳28000元人民币的学费。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在职研究生的入校学习阶段的上课方式是周末班,每月利用1至2个周末进行学习。学制是1年半至2年不等。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在职学生在学习过后,参加各科考试,考试及格者即可获得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在职研究生结业证书。报名参加5月联考继续申请硕士学位。但此时,报名参加考试的在职学生必须为本科学历有学士学位证书,且工作年限不少于1年,不符合者不能参加考试并申请硕士学位。考试费用一科100元,总共为200元人民币。
 
之后的答辩按照学校的相关格式规定撰写。答辩有答辩的费用,答辩通过后才能获得学位证书。至此,申请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位成功。
 
相关文章
头条热榜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