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MBA
MBA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它包括教学内容的国际化、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国际化、师资的国际化和生源的国际化等等。相对于国际著名商学院而言,中国MBA教育国际化程度不足,在激烈的全球化竞争面前,缺乏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MBA课程设置的国际化导向不足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加强,各著名商学院都加强了其课程设置的国际化导向。哈佛大学商学院以政府与国际经济学课程为核心的国际经济类课程体系就具有高度的全球化特点;哥伦比亚大学则重视MBA学员对全球竞争环境的动态把握,设置了金融与经济中的全球经济和国际商务等课程;欧洲工商学院开设了国际政策分析和全球经济中的宏观经济学等课程。
(二)MBA教学方式的国际化程度不足
中国在创办MBA教育之初,就强调要与国际接轨,引入国外先进的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法,但在实践过程中却总是难以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在中国的传统教学中,老师通常处于中心地位,单方面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学生只能被动地追随老师的思路,自我发挥的空间极小。我国很多高校在MBA硕士的培养过程中,没有将其与学术型硕士的培养区分开来,过于学术化,没有根据MBA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而设计适合的教学方式,仍主要采用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培养和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忽视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来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MBA生源的国际化程度不足
对商学院而言,要想保持自身活力,就得保持较高的国际化水平,而学生来源的多样性无疑有利于增加商学院的国际文化水平。发达国家的商学院都把学生来源的国际化作为MBA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体现,欧洲一些著名商学院MBA学员中有50%-80%的国际学生。英国伦敦商学院一向以“高度国际化”而著称,其学生来自70多个国家,共有61种不同语言。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在过去的5年中,国际学生数量不断的增长。中欧、长江、北大、清华每年招收的学员中,国际学生数量近年来呈快速增长的趋势。2009年清华大学国际MBA学生中,来自欧美留学生的人数首次超过亚洲学员,占一半以上。55名国际学生分别来自美国、德国、英国、芬兰、瑞典、意大利等16个国家。但这仅限于国内几所著名商学院,就国内大多数商学院而言,MBA国际生的数量明显不足。
(四)MBA管理体制未能实现与国际接轨
MBA是一种职业教育,目的在于为社会培养高级管理人才。它是市场的产物,因而也一定要面向市场。对比国外的商学院MBA教育的市场化、企业化的管理模式,我们在管理体制上的落后,在管理方式上的差距,随处可见。一方面,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办学的规定过多,使得高校缺乏办学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另一方面,高校自身的管理体制也不适应MBA应面向市场这一要求。虽然我国许多高校成立了MBA教育中心,对MBA教育进行专门管理,但其仍然受到高校内部许多管理体制的约束,如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因而对市场反应迟缓,不能迅速地根据市场的变化做出些相应的调整。中国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的要求。
面向下一个20年,中国商学院必然要走向世界。随着哈佛等一流商学院进入中国,国内商学院在家门口与国际知名商学院竞争不可避免。在信息时代,MBA面临的是国际竞争,而不是国内竞争。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现有教学管理体制,那么无异于作茧自缚。
分析:我国西部MBA
我国MBA教育始于1991年,截至2010年,全国具有MBA培养资质的院校共237所,但分布不均匀,大部分集中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较少,最少的省份只有3~4所,并且大都是近年来新批准的。西部地区院校MBA教育理念、教育国际化、师资水平等诸多方面与东部地区存在明显差距。
1、MBA教育尚未完全市场化
西部地区MBA教育相比东部地区,由于经济及地理的差别,还没有完全市场化。MBA教育必须接受学校及其他主管部门的领导,在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均没有自主权,导致MBA教育对市场的反应迟钝,不能适应市场对MBA教育的要求。
2、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存在差距
MBA教育强调实用性,注重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在西部地区现有MBA教育中,还存在很大差距。首先,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间存在相当程度的差距。往往是课堂教学多,实践训练少;理论分析多,联系实际少;传授知识多,启发智慧少。在许多课程中,“学术型人才”、“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子依然可见,从而导致MBA课程与普通管理类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趋同。其次,缺乏具有本地特色的MBA教材。目前,我们的MBA教材主要是指定国外原版教材的中文译本,但由于文化的差异,导致学员对管理、控制的不同理解引发对许多经济现象的不同解释,因而不受学员欢迎;也有少数自编教材,但教材质量远达不到要求。第三,缺乏高质量的案例,特别是缺乏本土案例。西部地区MBA教学中,使用案例的数量和质量均不及东部地区,更不用说与国外MBA教育相比了。实际教学中,大多采用国外经典案例,但由于案例环境的缺失、文化的差异,使用效果并不理想;对于本土化案例,由于我国企业自身发展历程、体制和能力与国外企业存在差距,绝大多数企业并不能提供本土化案例,高校也很难有效组织人力进行案例库的统筹工作。
3、师资水平的差距
多年来,国际一流MBA教育对师资水平有明确要求:博士学位,研究成果,企业实际运作经验。MBA授课教师既应是大学教授,也应是咨询公司的专家顾问,或在金融机构、大型公司任职。
一方面,西部地区由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缺乏知识型人才,加之西部地区高校人才的持续流失,尤其是经济和管理类教师流失更加严重。MBA授课教师要全部具有博士学位的条件是根本不可能达到的,最多也只能保证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另一方面,MBA授课教师虽然都具有较高理论水平,但他们与企业联系较少,缺乏实践经验。导致在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不到位,经常出现教学理论化、空洞化,从而引起学员反感。这种情况不仅西部地区存在,国内绝大多数MBA教师都有类似情况。
4、难以形成有特色的MBA品牌
首先,西部地区MBA教育起步较晚、知名度低,难以形成特色MBA品牌。其次,西部地区MBA培养院校对MBA教育品牌的创建重视不够。
关于我国MBA教育
MBA教育朝国际化方向发展,其着眼点在于提高我国MBA教育的国际竞争力,立足本土市场,在办学能力上达到国际一流院校水平。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不断实现创新是国内MBA获得长远发展的途径。
(一)改进课程体系设置,加强课程设置的国际化导向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校培养出来的MBA毕业生应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惯例,懂得现代国际商务和国际企业管理。因而,在MBA教育的课程设置上,应加强国际化导向。
针对我国MBA教育课程设置的不足,可以采用如下改进措施:一是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反映国际经济的最新动态以及各个国家的最新经济政策。培养学生观察国际经济环境和分析各国政府经济政策走向的能力。二是开设跨文化沟通、民族文化、国际文化等人文课程,提高MBA学员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三是加强英语的学习,提高学员的对外交流能力。目前我国部分高校的MBA教育开始实行全英教学或中英双语教学,这很值得推广,一方面,它可以使MBA学员学到原汁原味的英文原版教材;另一方面,它可以有效地提高MBA学员的英语水平。另外,高校可以通过设立英语角、开展英语沙龙等活动,鼓励学员开口讲英语,提高英语沟通能力。
(二)创新教学方式,与国际接轨
MBA教育与普通硕士教育不同,MBA培养的不是学术型人才,而是务实型人才。针对这一特点,全球各著名商学院经过多年的教学积累,已形成了符合MBA教学目的的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我国也应该在教学中与国际接轨,推广国际流行的教学方式:
1.加强案例教学。我国在MBA教育创办之初,就引进了案例分析这一教学方式,但在实践过程中暴露出了许多缺点与不足,需要改进。首先,要提高老师和学生对案例分析这一教学方式的重视,明白案例教学作为一种“亲验式”的教学方法,在培养学员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对具体管理问题的判断和决策力方面都具有不可以替代的作用。其次,要加大对案例编写的资金和人员投入。编写案例是一项耗费时间和精力的工作,学校需要建立恰当的激励体制,以提高教师编写案例的积极性,可以把是否编写过优秀案例作为老师绩效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并且在酬劳和晋升方面给予倾斜。
2.采用多种教学方式。除了案例教学,MBA教育已经发展了多种教学方式。如现场调研项目、小组、项目研究、角色扮演、客座演讲、计算机模拟决策活动、咨询报告、专题研讨、心动学习、辩论学习、参观学习、学生演示、解决问题、经验训练等等。我国的商学院也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将国外各种先进的教学方式引入到自己的教学当中去。
(三)面向国际招生,注重MBA 学生来源的多样性
学生来源的多样性,不仅有利于培养MBA学生多角度的视野、多元化的思维及跨文化沟通能力,更是学校保持自身活力,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MBA招生过程中,要坚持生源的国际化。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在全球各大城市举办的MBA推广会,提高中国MBA项目的知名度,例如,北大国际、中欧、长江、复旦等通过走访欧美亚等近20个城市,在全球各地招收潜在学员。其次,不断深化与全球知名媒体(如Business Week、Economist)的合作,加大对国内MBA项目的报导。此外,凭借良好的校友关系和紧密的校友网络,鼓励校友推荐身边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学员前来中国就读。以上各种途径都可以给中国的MBA带来更优质的MBA国际生源,从而提升中国MBA的整体竞争力。
解析:关于我国西部MBA
MBA教育在我国发展非常迅速,但西部地区MBA培养院校相对较少,为促进西部地区MBA教育的发展,国家应增加西部地区MBA培养院校的数量,给予政策倾斜,并加大支持力度。
1、建立适应MBA教育快速发展的机制
MBA教育是受市场运作影响较大的一种教育模式,因此,MBA教育要走向市场,参与市场竞争,就必须采用市场化的运行机制。西部地区在MBA办学方式上,更多要利用市场化的方式来进行,各MBA培养院校要在人力、财物等方面给MBA教育部门更多自主权,特别是在引进和淘汰师资、教师业绩考核和激励、管理人员聘用、财务分配等方面,给予更多的灵活性。
2、完善MBA教育课程体系
在MBA教育课程设置上,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转变培养模式,进行应用型教育模式的探索。在MBA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包括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及其他形式在教学过程中的比重、企业的参与及参与程度等。教学过程中,案例讨论、讲座、模拟等形式需保持一定比重,并尽可能邀请企业参与其中。管理理论要与管理实践相结合,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事业专家参与到MBA教学、讨论、讲座等过程中。
加大本土化案例教材建设力度。MBA教育是一种实践性教学,它的最大特色是案例教学。要提高MBA教学质量,必须重视案例本土化。针对我国案例教材本土化建设滞后的实际情况,我们应从以下两方面努力:(1)在全国范围内制订案例教材本土化建设规划,力争通过5年或更长时间的努力,初步建立涵盖各类学校特点并包括所有主干课程的本土化案例教材;(2)各MBA培养院校应根据自身特色,在深入总结已有成功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组织力量积极编写具有本校特色的本土化案例教材。
3、提高MBA师资队伍素质
根据MBA教育的发展需要,首先,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高水平人才,以促进MBA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其次,对尚不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积极创造条件让其攻读博士学位,并鼓励MBA授课教师到公司、企业任职,以增加实践经验;第三,积极从企事业单位聘请有丰富实践管理经验的董事、经理及高级主管担任MBA兼职教授;第四,在MBA教学过程中,邀请国内外专家和成功企业家参加一些如MBA论坛、优秀企业家论坛等专题活动,以促进企业家与教师、学员之间的沟通。此外,还可聘请优秀企业家、董事、经理及高级主管担任MBA学员的校外导师。
4、加强MBA教育品牌特色建设
知名MBA教育品牌对于MBA教育意味着优秀的生源、一流的师资、卓越的学术和先进的文化,对于MBA学员则意味着更多的发展机会、更优厚的薪酬。要建立MBA教育的品牌特色,就要对MBA教育项目进行科学准确的品牌定位。(1)以特色定位。要秉承办学理念,时刻关注学校外部环境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综合考虑教育消费者对学校的需求和期望,确认自身的优势与劣势,选准突破口,形成特色,促进学校MBA教育项目品牌发展,形成教育消费者对学校品牌的忠诚和偏好。(2)以理念、文化定位。理念定位就是学校用自己鲜明教育理念和大学精神作为MBA教育项目品牌的定位诉求,体现学校的内在本质。同时,将大学文化内涵融入MBA教育项目品牌,形成文化上的品牌识别,并注重本土实践,管理、教育要凸显区域文化,使MBA教育项目品牌形象更加独具特色。(3)以目标市场定位。依据市场细分结果,根据学校自身资源、学科基础、管理水平和竞争态势,结合MBA教育的发展目标,选择进入最有优势和吸引力的细分市场,这是品牌建设的重要环节。MBA教育的一切品牌经营活动都必须围绕目标市场展开,在对MBA教育项目品牌定位时,必须考虑最终能使该品牌获得目标市场教育消费者的理解与认同,必须与目标市场需求特征相一致。
分析:我国MBA教育的发展
据了解,2011年我国MBA培养院校已达236所,但在生源质量、课程设置、管理方式、教学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同质化及与MBA专业学位教育本质不相匹配等问题。面对机遇与挑战,我们需要积极探索我国MBA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路径。
(一)深刻认识MBA教育本质,选拨优质生源,保证MBA教育质量
我国现有MBA入学联考基本仍属于选拔性考试,应试色彩较强,强调知识记忆性测试,能够拓展考生创造性发挥的题目偏少,尤其是涉及管理知识及经验判断、分析问题等方面的内容比重偏低。能否达到分数线是考生被录取的依据,而此做法产生的后果,一是让一些具有管理经验的企业界优秀人才因工作任务重、时间紧而无暇准备考试,达不到录取分数线而被拒绝;二是让一些缺乏对企业真实了解和实际运作经验但善于考试的人进入MBA学生队伍。这使得教学资源难以配置到优势的学生身上,造成资源的浪费。“优质生源”是MBA教育的生命线,因此录取学生的指标体系要深刻认识MBA教育本质,兼顾“智商和情商”双重指标,予以科学的权重选拨优秀生源,使更多的优秀人才能够接受MBA教育,获得优质的MBA教育资源。只有拥有优秀的MBA生源,才会有可能在未来培养更优秀的MBA工商管理人才。
(二)明确培养目标,打造培养院校MBA教育特色
我国MBA培养院校主要分为综合类、财经类和理工类三种类型。由于面对的生源群体不同,需要依据MBA教育的本质和培养院校的性质,确定符合企业和社会需要的、具有鲜明教育特色的MBA人才培养目标。例如,清华MBA项目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管理能力的未来领导者;北大MBA项目培养目标是培养既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全球视野的高级管理者与未来商业领袖;复旦大学MBA项目培养目标是借助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优质资源,培养既具有全球视野又深谙中国国情的青年精英、未来领袖;上海交通大学安泰MBA项目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品行正、视野宽、基础实、创新力强、人文底蕴深厚的商界领袖和业界精英;中山大学MBA项目把培养具有全球战略意识的企业家和能够适应全球化竞争的职业经理人作为培养目标。通过明确目标,构建与之相适宜的培养方案,才能培养出具有独特竞争力的MBA优秀人才,从而形成培养院校MBA教育特色。
(三)办学宗旨强调企业满意度,设置“实用与适用”并存的课程体系
MBA教育的顾客是雇佣毕业生的广大企业。能否满足企业雇主的需求,并对他们的需求作出及时反映是MBA培养单位的重要工作。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一直经历巨大变动,技术的创新、全球化的经营、人口结构的变动、经济的衰退与危机等许多新问题、新挑战的出现需要未来的企业领导者有能力来面对。企业满意度是衡量MBA教育是否有实际价值的重要指标,因此需要强化和强调企业满意的办学宗旨。通过设置“实用与适用”并存的课程体系,体现MBA教育实践性、先进性、国际化、创新性,即设置侧重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跨学科的综合整合性课程,以真实生活情境中的问题为中心,通过结合具体企业实际,增强学习的实战性和鲜活性,从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操作能力以及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四)教学强调“全面质量管理”,开展“多维化”MBA绩效评价
师资是MBA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全面质量管理”首先从教师的规范管理开始,这意味着对MBA任课教师的要求要有别于学术型学位教育的标准,除了要具有博士学位、副教授以上的学位和职称,更重要的是要具有综合实际能力,不仅能授课而且能够担当咨询公司的专家,至少要有在金融机构或公司里任职的经历。只有达到这些标准才能保证教师在MBA教学过程中能够将课堂内容与企业实战紧密地结合。此外,要加强教师对MBA教育质量管理的培训。通过培训,一方面,让教师熟悉教学规范和流程,同时也督促教师能够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工商企业界对经济人才的培养要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能够让教师清晰熟知MBA培养目标,规范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此促进教师新思想、新计划、新方案的产生,不断提高教学质量。MBA教育除实施课堂教学“全面质量管理”外,还要“多维化”评价MBA绩效,把“全球化、企业家精神、环保、危机管理、企业伦理、社会责任、团队协作能力和领导力”等指标贯彻到对MBA教育的评价上来,以此督促MBA培养单位能够与社会经济发展结合,培养优质的工商管理人才。
我国在职MBA教育创新分析
过去二十多年,全球的商业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并已经对管理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企业所面临的国际竞争日渐激烈。这就需要拥有更广博知识和技能的管理者以便能够在新的国际环境中领导企业。这种压力也要求商学院能培养出有全球视角、有才能的管理者。国外许多公司开始关注于在公司内部的培养计划,比如说,摩托罗拉大学(Motorola University)尽管不授予学位,但是提供与在职MBA相同的教育,这种方案对于那些在职学员来说特别有吸引力。竞争压力促使商学院必须从全面改进课程安排到拓宽国际视角等各个方面积极应对。
1、入学资格
院校招收在职MBA的GRK分数线可以有一定的弹性,由于MBA更注重培养学员的管理实践能力,因此要发掘真正具有管理潜能而不是考试能力的申请者,在批准其入学资格时除了要求其提供GRK成绩外,还要审核其实际工作经历、入学动机、表达能力、个性、判断力等其他方面的素质,并加大这部分审核内容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重。
2、小组工作
1)小组学习应注重学员全面素质的培养,避免分工确定化造成学员忽视其他方面素质的培养。比如说,有的学员擅长收集资料,如果在小组中所有任务都由他来收集资料,一方面这个学员其他方面的能力得不到培养,另一方面小组其他成员的收集资料的能力也得不到锻炼。
学习小组一般由6一8名学生组成,有条件的话,小组成员可以来白不同国家,即小组成员国际化(与来白不同文化国家的人一起工作,是教会学生以不同方式思考问题的关键),不设组长之类的负责人,由每个成员主动参与或召集各种活动。在小组学习中,学生相互理解、学习对方的经验,发现共同工作的方式。小组的主要任务是集体完成各种分析报告和项目设计,进行小组讨论并在课堂上作小组发言等。小组报告和项目设计的成绩占每个成员成绩的一定比重,另外个人成绩中还应当包括小组成员之问的互相打分,反映小组工作中各个成员的努力程度。在职MBA学员通过“全功能、跨文化”的学习小组的熏陶,并经过集中整合的课程学习,才能成为在各个职能领域都能游刃有余的领导者;
2)在课堂教学中应当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不仅包括为人熟知的案例教学,还有各种课堂讨论、利用仿真软件进行决策模拟、场景实验、专家讲座等,而传统的教师讲授时问占总课时比例控制在50%或更少。
3、课程设计
全部核心课程混合为一个单一的、较短期问的用于解决一个假想公司“现实、全职能”的问题的课程;课程设计围绕企业管理实际而非学术研究独立展开,取消原有的像市场营销、会计、财务等独立的课程而代之以创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成本与质量管理等。原来与专业课程相联系的教师,现在可能在不同的课程之问实时讲授相关课程。举个例了说,创业管理的第一步,市场营销教师讨论预测、调查工具,产品测试及其他。下一步经营教师介绍产品开发、流程设计、工作点和层次决策等等,随后财务教师可能讲述资本预算工具和建立绩效评价标准,接下来提供会计信息、并依据会计信息进行控制等等。这些课程依赖于确定的基础性知识,而又独立于其他基础核心课程。新的课程安排既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这种安排有三方面优势:减少原来不同专业课程之问的重复部分,使得学员对各个商业工具的理解应用更加明确;适应企业管理者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培养学员的综合分析能力;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在职MBA学习在时问上的问断和从办公室到教室角色转换的困难。
未来商学院看起来更像医学院,教学、研究、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将使商学院培养的是有远见、有影响力的商界领袖而不是有效率的管理执行者。
4、师资结构
1)开发小组教学,各个专业的教师在一起工作,开阔他们的眼界并利用更多的知识工具进行专业研究;
2)招募更多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可以邀请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来学院作为临时教师讲授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在未来的商学院,学生需要并要求能学到对市场做出反应的不同方式和知识,商学院由此面临着差异化决策从而吸引学生,并提供以更多实践经验为基础的商业教育;
3)全球化商学院的在职MBA教育,需要师资结构的全球化。院校可以通过广泛的国际合作交流,“请进来,送出去”,邀请外方合作院校的教师来华教授一定课时的课程,也可以送我们白己的在职MBA教师出国进修,并可在全球范围内选聘教师。
5、与公司结成战略联盟
与企业紧密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在职MBA教师也获得了真实世界的商业经验。通过这种院企联盟,企业能够充分反映其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同商学院共同制定满足其特定需求的合作培养方案。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增加相应课程以满足特定公司的需要,比如说中国石化需要培养在职MBA,合作院校可以增加国际管理和石化管理方面的课程,这些项目有助于加强企业和商学院之问的联系,使商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能满足企业的需要,适应真实的商业社会。
学生可以选择企业中的一位高级主管,跟随他工作一段时问,并完成一份观察与分析报告。具体实施过程是:首先由项目负责人进行项目指导,提供项目实例、影了报告格式和内容要求,并提供同意接受这一项目的业务领域,然后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今后发展需要进行选择,学校鼓励学生选择他们并不熟悉的行业实习,以开拓视野。
6、差异化的发展战略
目前,核心课程设置由全国在职MBA教育指导委员会统一规定,各个学校严格执行。而对于目前中国的在职MBA教育来说,更有必要引导一种个性化发展的趋势。根据在职MBA培养单位的学科特色、教师专长进行差异化和专业化,是国内在职MBA教育培养的一条出路。比如说,财务管理在职MBA、技术管理在职MBA,在整合课程以外增加一些专业核心知识,并在案例选择以及其他教育时侧重于学员相关专业能力的培养。
7、信息技术在在职MBA教育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应该在在职MBA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如使用电视及互联网学习的教育等,以方便在职MBA的学习,并降低区域化办学带来的额外成本。再比如说促进教育交流,包括院校之问和院企之问交流,丰富充实商学}坑的案例库。
mba报名在我国的重视程度
总是在为了人生努力奋斗的过程,或许会遇到各种压力,但是我们也要及时的配合一下自己,有着不一样的向往和未来。通过在职研究生的形式继续学术方面的深造,也是一次更好的改变。而且mba的专业还能够,让大家积极地享受一下学习的各方面魅力,增加不一样的专业技能。mba报名在我国的重视程度。
第一、mba2021年的报考人群也在逐渐增加的趋势或许,看到这样的一种趋势,对于你自身而言也会感觉到各种压力,毕竟申请的学员逐渐增加,会让我们感觉到竞争力度越来越激烈,但是我们也要随时做好准备,开始去感受一下它带来不一样的魅力。不管别人对于自己是怎样的要求,我们都不应该放弃自己,毕竟,这对于我们人生也是有着不一样的规划。然而在别人努力奋斗的过程,我们也要及时的促使着自己看到更好的学习方向。在今年报考的学员增加之后,我们也可以直接登录到研招网注册。
第二、mba申请毕业之后在我国的认可度逐渐提高不管是在我国还是在其它国家通过mba的专业申请毕业之后,未来的发展趋势都是更加不错,我们也要及时做好准备,而且在面向未来的过程,我们也要及时的有着不一样的方向,不管未来的道路是怎样的坎坷,我们都要及时做好准备。毕竟报考mba之后,我们也会加大自己的就业机会和方向。
分享:美国MBA教育对我国MBA专业的教育发展
2011年我国MBA培养院校已达236所,但在生源质量、课程设置、管理方式、教学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同质化及与MBA专业学位教育本质不相匹配等问题。起源于美国的MBA教育,从1908年世界上第一个两年制MBA教育项目在哈佛大学商学院的首先创办,其历史已达百年,美国自身积淀的MBA教育良好传统和经验对于我国MBA专业学位教育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一)依据MBA教育本质选拨优质生源,把控MBA教育生命线
当前,我国现有MBA入学联考基本仍属于选拔性考试,应试色彩较强,强调知识记忆性测试,能够拓展考生创造性发挥的题目偏少,尤其是涉及管理知识及经验判断、分析问题等方面的内容比重偏低。能否达到分数线是考生被录取的依据,而此做法产生的后果,一是让一些具有管理经验的企业界优秀人才,因工作任务重、时间紧而无暇准备考试,达不到录取分数线而被拒绝;二是让一些大学毕业不久甚至没有真正工作过,缺乏对企业真实了解和实际运作经验,但善于考试的人,进入MBA学生队伍,得到了自己理想的教学资源。这就造成优势的教学资源难以配置到优势的学生身上,造成资源的浪费。“优质生源”是MBA教育的生命线,因此录取学生的指标体系要依据MBA教育的本质,兼顾“智商和情商”双重指标,予以科学的权重,使更多的优秀人才能够接受MBA教育,获得优质的MBA教育资源。只有拥有优秀的MBA生源才会有可能在未来培养更优秀的MBA工商管理人才。
(二)强化企业满意的办学宗旨,设置以企业实战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正经历巨大变动,技术的创新、全球化的经营、人口结构的变动、经济的衰退与危机等。许多新问题、新挑战的出现需要未来的企业领导者要有能力来面对,而MBA教育的顾客是雇佣毕业生的广大企业,能否满足企业雇主的需求,并对他们的需求作出及时反应是MBA培养单位的重要工作。如果培养出来的MBA学生不能满足企业需求,学生就不能就业,不能就业则意味着我们的MBA教育是没有实际价值的,因此需要强化和强调企业满意的办学宗旨,同时还要设置以企业实战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将原来市场营销、战略管理、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单个MBA核心课程,设置成侧重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跨学科的综合整合性课程,以真实生活情境中的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参与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指导学生直接到实际商业活动中去搜集、整理案例,以此强化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结合具体企业实际,增强学习的实战性,课程结束依据提交的案例学习和分析报告的质量予以成绩,以此保证学生所学知识的鲜活性和实战性。
(三)教学强调“全面质量管理”,开展“多维化”MBA绩效评价
师资是MBA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全面质量管理”首先从教师的规范管理开始,这意味着对MBA任课教师的要求要有别于学术型学位教育的标准,除了要具有博士学位、副教授以上的学位和职称,更重要的是要具有综合实际能力,不仅能授课而且能够担当咨询公司的专家,至少要有在金融机构或公司里任职的经历,只有达到这些标准才能保证教师在MBA教学过程中能够将课堂内容与企业实战紧密地结合。此外,要加强教师对MBA教育质量管理的培训。通过培训,一方面,让教师熟悉教学规范和流程,同时也督促教师能够与时俱进,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工商企业界对经济人才的培养要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能够让教师清晰熟知MBA培养目标,规范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此促进教师新思想、新计划、新方案的产生,不断提高教学质量。MBA教育除实施课堂教学“全面质量管理”外,还要“多维化”评价MBA绩效,把“全球化、企业家精神、环保、危机管理、企业伦理、社会责任、团队协作能力和领导力”等指标贯彻到对MBA教育的评价上来,以此督促MBA培养单位能够与社会经济发展结合,培养优质的工商管理人才。
MBA教育的特点与我国MBA教育的现状
1、MBA教育的特点
MBA教育制度是为诸多国家的成功实践证了的一种培养和造就职业经理人的有效办法之一,为那些有志于在企业界发展的人士创造了一个独特而有效的学习环境,具有高层次、职业性、务实性、综合性和国际性等特点。高层次,就是MBA教育培养的是企业管理人才,自1908年哈佛成立商学院开始招收MBA时起,这一培养目标一直保持至今,从未动摇。职业性,一方面确定了MBA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职业经理,另一方面也要求MBA教育教学的内容具有职业倾向性,学员要通过参与企业管理工作来取得实际的经验,从而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务实性,体现了MBA学习的理论来自于对现实社会生产实践的总结,并要求培养学员对实际情景的把握。综合性,即MBA教育是多学科、复合型、高层次的工商管理教育。国际性,就是要面向全球企业的经营与管理,为国际经营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与知识。
MBA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而重在实践,在于决策与实用管理技能的训练。MBA教育除帮助学员建立全面的知识结构外,还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实战观摩、问题分析与决策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巧。许多学员认为,MBA教育带给他们的最大收获是思维与创新能力的提高和视野的开阔,使他们对以前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能产生新的看法和理解;MBA的课堂使他们接受来自于知识与技能、个性与心理、目标与愿望等方面的挑战,使他们变得更具实力,对未来的事业与职位有了更高的目标。总之,MBA教育的内容和目标都是为了满足未来走上职业经理岗位的需要的。
2、我国企业发展需要大量的职业经理人
目前,我国多数国有企业的负责人存在着年龄偏大、学历偏低、专业偏向(与管理专业相距甚远)、任职时间偏长等特点;私营企业主也大多不具备职业经理人的条件。1999年全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私营企业主平均年龄40.5岁;家族式管理很普遍;企业主或主要投资人的文化程度偏低,初中为31.4%,高中为41.7%,大专与大学为19.9%。其中,40%的人看不懂财务报表,10%的企业没有任何文字章程,55%的企业没有自己的研发人员。此外,一项调查还表明,中国企业经营者拥有大学以上学历的占41%,而拥有大专以下学历的占59%;企业经营者中年龄在36岁以上的占89%,这部分人学历在大学以下的占81%,都在1985年以前毕业,所学知识都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在担任企业领导后,20%的人竟然连一天的培训都没有接受过;在拥有大学学历的企业经营者中,74%的人所学专业是理、工、农、医及文、史、哲,仅有25%的人具有财经和管理专业学位;在高科技企业中,管理岗位大多数由科技人员担任,他们可能在专业上拥有博士、硕士学位,但对企业的生产、财务、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知识却一窍不通。除企业管理者在素质上的差距外,我国还没有形成职业经理人的评估机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经理人市场。
职业化的经理人的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障碍,成为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瓶颈。我国企业管理的现状是:有管理的制度,无管理的行动;有管理的愿望,缺管理的人才;有管理的大纲,无管理的细则。这些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由于缺乏专门从事管理的人。另一方面,无论是企业资产的产权重组,还是法人治理结构的构建,都必须实现财产所权和法人财产权的相互分离,即不由所有者亲自经营自己的财产,而将其委托给专门的经营者,由公司法人代为经营,这就产生了对不同于计划体制下“企业领导者”角色的职业化企业经营者的内在需求。可以说,没有职业化的企业经营者,就不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反过来讲,现代企业制度为中国职业经理人的诞生提供了机遇。股份公司的出现,企业规模的分散,股份日趋多元化,都迫切需要职业化的企业经营者承担起管理运营企业的职责。
3、我国职业经理人阶层尚未形成
MBA教育培养的目标是经理,但不等于说MBA将来就一定能成为经理。MBA教育是职业经理人产生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MBA能否成为职业经理人,既取决于MBA教育环节,也取决于MBA学员自身的素质、能力,既需要大学实施合理的培养方案,也要经过MBA学员自身的艰辛创业和不断开拓。一些已经取得成功的MBA毕业生认为:“做总经理和胜任总经理是两回事”,“主要是因人而异,需要一个时期的社会磨练”。1985年《美国经济周刊》的一份调查表明,美国CEO的平均年龄为58岁,平均任期8年。许多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企业管理者,也许更需要系统化的MBA知识。有人曾指出,中国企业的失败大多是决策上失误的结果,美国企业的失败大都是执行上的失误所致。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企业经营管理者缺少系统、全面的经营管理知识和相应的素质和能力。
有关“企业职业经理人任职资格考证指数体系”的研究认为,职业经理人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冒险精神和坚忍不拔的精神,要有预见性、洞察能力、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并知人善任;从知识方面看,职业经理人要具备某一学科的硬知识、经营管理决策的软知识和比较丰富的社会阅历。这些是对职业经理人的通常要求。从实践派的观点看,职业经理人是以企业经营管理为职业的社会阶层,还应具有如下六个方面的特性:良好的职业道德,这是职业经理人最基本的素质;超凡的规划能力,规划要具有超前性,要全面严谨,要大胆创新;积极进取的工作精神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良好的专业素质;善于沟通协调;能正确地对待失败。哈佛商院的总经理标准包括深厚的涵养、启发部属创意的才能、计划能力、决断力与成就感和成熟等五个方面的素质。普林斯顿大学的莫顿教授经过多年研究,提出优秀的总经理应具有十大特征:合作精神、决策能力、组织能力、精于授权、勇于负责、善于应变、敢于求新、敢当风险、尊重他人、品德高尚。
由此可见,成功的职业经理人需要MBA的经历,但有了MBA经历还远远不够,MBA教育应该从素质上下工夫。
宁波大学mba在我国受到欢迎
参加工作多年的年轻人,总是为了梦想不断努力奋斗的过程当中,总会受一些阻碍。但是你也要积极的通过不同的形式,让自己去跨越重重的难关。报考在职研究生的mba专业,还会让我们整个人生都发生着扭转,而不断迎来更多的求职方向。
当然,我们在努力变优秀之前,学历方面不足也要随时都做好,更多的准备工作不断面向成功。当然大家也要不断给予自己,更好的方向有着更多的机遇。宁波大学mba在我国受到欢迎。
第一、目前宁波大学mba的专业在我国也已经逐渐受到欢迎和关注越来越多的刚进入职场的上班族,他们都渴望着自己能够在企业当中,有着更高的追求,所以就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在职研究生的mba专业,让自己增加更多的管理层面的知识。而且能够积累到更多优质的人脉关系不断,对于我们求职有着更好的姿态。所以每年参与mba的学员越来越多,报考本院校之后也会不断地散发光芒。
第二、本院校mba的专业在我国受到的关注程度也很高的因为本院校的知名度是比较高的,所以报考mba申请毕业之后,在社会中求职也会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方向,这对于报考人员来说也会不断带来自信,让我们感受到自身的魅力,可以快速的进入大型企业,而不断的提高薪资。所以你超越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感受到更好的魅力。